「讓你家另外一位妹妹/弟弟也來學音樂看看,說不定以後就變成了音樂家喔!」要是在以前,要我去對別人說這種話,我只會覺得……哇靠這種又老又爛的音樂教室行銷話術,我連想到都嫌懶XDDD
不過之前在做芷維老師的專訪時,發現像老師這樣的專業演奏家,小時候開始接觸音樂的原因竟然也是姐姐有在學鋼琴這種家常原因,我就知道很多電視上演的故事都是真的了 (????)
學宜老師的這位活潑 9 歲爵士鼓學員,因為家中姊姊有在學鋼琴,所以家長想讓弟弟也能學一樣樂器。
本來家長希望讓弟弟也學鋼琴,但由於弟弟活潑好動常常坐不住,後來覺得也許爵士鼓課程會很適合他,於是讓弟弟來試上一堂課,在試上完後弟弟覺得很好玩,所以就轉成正式課程,開始打鼓之旅囉~~
以前介紹琪伶老師的幼童鋼琴課程時就有提過,許多好動的小朋友會喜歡動來動去的坐不住 (詳見《讓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學會自律與講道理的鋼琴課》),教導鋼琴時會需要一些特別的教學方法,來讓注意力沒辦法集中的好動小朋友學習自律。
而在上爵士鼓課時,除了像家長希望的一樣能讓弟弟培養興趣、消遣娛樂之外,就是一個能讓好像有永遠用不完的精力的小小身體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喔!
在學習的初期,未經訓練的弟弟節奏感還沒那麼好,老師就會有耐心地打開每個音樂學習者都會接觸到的神器—節拍器,引導弟弟去對準每一個拍點。
有時打到一些比較難以掌握的內容,老師還會抓著弟弟的手跟他一起打,輔助弟弟讓他能感受到正確的節奏感還有律動。
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矯正一些手的動作,像是揮動鼓棒的路徑、手應該要抬多高等等。
老師會在弟弟大概掌握到之後,開始以幾拍為單位讓弟弟嘗試著自己去抓、去對準,接著慢慢擴展範圍到以段落為單位,逐步地增加弟弟的節奏能力。
一段時間後,弟弟的節奏能力就有很明顯的改善與進步囉!
學宜老師最小孩教過幼稚園小班的小朋友打鼓,深諳幼童教學方式的學宜老師說,教每個不同的小朋友時,都要好好探索適合每個小朋友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引起小朋友能對所學的樂器,進而產生熱情,不能只用單一的教學套路打天下。
所以學宜老師在指導這個弟弟時,除了給予一些演奏技巧上必要學會,並且還得要學得扎實的基本功練習的同時,也一邊觀察弟弟的狀況,思考如何帶領弟弟學習。
然而,要一直長時間重複一樣動作的基本功的練習,總是讓人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是專業演奏家或是老師對這樣的感覺也是無可避免的,這位好動的弟弟當然也不例外。
為此,老師還費了許多心思,找了一些弟弟聽過、能讓他打起來覺得有趣,同時又符合弟弟當下的演奏技巧與速度、節奏能力的歌曲來讓弟弟練習,讓技巧練習能實際在歌曲中實踐。
老師說之前看到弟弟的爸爸來接他下課時,爸爸還會對弟弟比個大拇指,覺得他們親子間的互動很好;媽媽帶弟弟來試上時,媽媽也說來學主要是希望讓弟弟能有個休閒娛樂的興趣,不是那種要逼他學得多厲害才送來的,真的讓我們感受到兩位家長對弟弟的愛喔!
我們也很希望爵士鼓在接下來的學習時光中,能持續為弟弟帶來更多的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