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唱法轉流行唱法─唱腔轉換調整實例|小朝老師歌唱課內容介紹 & 剪影 5|桃園中壢學唱歌、歌唱老師

這位學過美聲唱法 (古典聲樂) 的學員,將近一年前來到樂光音樂找小朝老師學習唱歌。當時,許多一般女生難以企及的高音,這位學員其實都已唱得上去,聲音也還算飽滿,是一位歌唱能力已經相當不錯的學員。

但這位學員覺得自己唱高音時,還是比較偏向美聲唱法的高音,做不出自己心目中期望的力量感,像是鄧紫棋那樣有力量的高音。

除了學生本身所提出高音力量感的問題之外,這位學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低音幾乎唱不了,不知如何唱低音。

在小朝老師聽過這位學生唱歌後,與學生共同討論出首要的學習目標為:
1. 調整共鳴至流行歌唱需要的腔體,除了調整好外,還要具備自己隨時控制使用哪個共鳴腔體來唱歌的能力。
2. 改善唱歌時的穩定性,讓發出的聲音不會發生抖、飄等狀況

其實美聲唱法和流行歌唱法主要最大的差異在於 (1) 共鳴腔體的轉變 (2) 聲帶肌肉的振動模式。其他的歌唱基本功部分 (氣息、施力方式) 則大多是相同的。

所以這位學員剛來的時候,小朝老師問了她知不知道原先學習的美聲唱法主要是使用哪一種腔體唱歌?學員表示自己並不清楚。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其實有一部分的人在學習唱歌的時候,並不清楚知道歌唱老師要他做的練習是增進歌唱的哪一部分,有時只是跟著老師做,一步一步到達老師的要求。小朝老師在教學時,傾向和同學們解釋現在做的小練習是訓練哪一部分的肌肉、哪一部分的腔體、哪一種聲帶震動模式。

這麼做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讓同學在訓練過程中,清楚知道身體的哪一部分改變了,進而導致聲音變得不同了。另一目的是以便日後需要改變唱腔時,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做哪些改變才能夠順利轉換唱腔。

於是小朝老師跟這位同學解釋之前學習的美聲唱法是使用哪些腔體之後,再介紹轉變到流行唱法需要改變哪些部分。

這位學員在接受小朝老師所設計的共鳴控制訓練,以及聲帶肌肉與腹部肌群的協調性訓練後,已經了解如何藉由共鳴腔體的轉換及肌肉使用,來切換不同的歌唱音色,也知道該怎麼唱出適合演唱流行歌曲的音色了。

隨著持續的穩定肌肉的訓練,最近課堂上也開始使用了一些外文歌曲,來增近高音的力量訓練以及聲音的節奏感應用,讓未來能夠掌握更多曲風的歌唱,唱出更多樂趣。

查看這位學員對小朝老師課程的心得與評論,以及老師的詳細介紹、演唱影片:https://www.clair-de-musique-tw.com/instructors-sunny

小朝老師受邀擔任啟英高中音樂科活動歌唱教學講師|歌唱團體課程剪影|桃園中壢學唱歌、歌唱老師

去年 11 月初以及 12 月初,樂光的歌唱教師─小朝老師,受到啟英高中音樂科主任吳欣穎老師的邀請,擔任了音樂…

點此查看更多小朝老師相關介紹文章

%d 位部落客按了讚: